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故宫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建筑面积15万㎡,大小宫殿七十余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五大宫:北京故宫,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克里姆林宫。
故宫午门又名午阙、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北轴线,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日常午门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公布俘虏是押送刑部还是释放。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的威严仪仗。
午门城楼遥望太和门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称奉天门。如今广场上的游人络绎不绝。
青砖红墙琉璃瓦,风雨飘摇五百年。
太和殿又称奉天殿或皇极殿,俗称金銮殿。举行封赏大典的地方,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典礼。
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体仁阁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文楼,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清初改体仁阁。清代康熙皇帝曾经在体仁阁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招揽名士贤才。乾隆朝以后,这里就做了内务府的缎库。
弘义阁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武楼,嘉靖时称武成阁,清初改称弘义阁。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皇帝皇后筵宴所用金银器皿由银库预备,用完后仍交该库收存。
保和殿典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为神志专一,保持宇内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
中和殿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
皇帝去太和殿参加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
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寿康宫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皇帝每隔两三日即至此行问安礼。
乾隆朝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嘉庆朝颖贵太妃(颖贵妃)道光朝的孝和睿太后(孝和睿皇后)咸丰朝康慈皇太后(孝静成皇后)都曾在此颐养天年,慈禧太后晚年也曾在此小住。
嘉量中国古代标准量器,有斛,斗,升,合,龠,五个容器单位,中间较大的一器上为斛,下部为斗,左边的一器上部为升,右边的一器上部为合,下部为龠。宫殿前设置嘉量,表明度量衡定,天下一统。
铜铸的仙鹤仙鹤在道教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文人赋予了它优雅和高洁的象征。南极仙翁代表寿星,他有两个坐骑,仙鹤和梅花鹿,寓意吉祥。故宫里立仙鹤,寓意忠贞清正,品德高尚,也是一种期望和祝福,延年益寿。
石雕龙头亦称为“螭首”或“角兽”螭首嘴巴内凿有专用的排水孔洞,一旦天降大雨,就会行成千龙吐水奇观。
镏金铜缸也称门海,或者“太平缸”“吉祥缸”起到一个消防储水缸的作用,还具有一定观赏性。
铜鼎鼎是礼器和祭器,是皇权的象征。故宫摆放18座铜鼎,象征清朝18个省。
宁寿宫东配殿乾隆御笔匾额,蘭殿延禧。
乾隆打算自己退位后的居住地,但他没住过,他终于养心殿,掌权到离世。
珠宝玉器
珠宝玉器
珠宝玉器
中右门到后右门的长廊。
太和殿右边。
午门城楼拍的故宫。
远处是万春亭。
站在万春亭可以远看宏伟故宫。
煞是震撼壮观。
太和殿屋檐上的乌鸦。
时不时飞来飞去。
呀呀呀叫着。
将要闭馆时的故宫黄昏。
人群褪去。
静谧的有点可怕。
不敢再走那些小门小殿。
神武门拍的万春亭。
神武门
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
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入宫中均走此门。1924年,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即由此门离去。门外上方匾额“故宫博物院”为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如今参观故宫的游客要此门离开,只出不进。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宫殿
宫殿:基本解释:Palace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规模宏大,形象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突现王权的尊严。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秩序,与西方和伊斯兰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不同,中国建筑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就是宫殿。从原始社会到西周,宫殿的萌芽经历了一个合首领居住、聚会、祭祀多功能为一体的混沌未分的阶段,发展为与祭祀功能分化,只用于君王后妃朝会与居住。在宫内,宫殿常依托城市而存在,以中轴对称规整谨严的城市格局,突出宫殿在都城中的地位。
Copyright © 1998-201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