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来了入冬以来的一个好天气。一场大风吹走了阴霾,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我与好友小杨在她的朋友带领下参观故宫。我们从神武门进入故宫。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开始营造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逐出宫禁。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筒子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神武门牌扁。
我们就从这个门下进入故宫。
我们从神武门沿钦安殿,过天一门,千秋亭进入御花园。进入西边长长的红墙通道来到乾清门。我们同行五人均是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我们分手,他们三人直接奔慈宁宫拍摄菊花。而我和小杨则经咸和右门拐弯进入三大殿景区。
我从去年春末夏初时喜欢上了拍照,一直是拍花拍草,这次到故宫,就是学习拍摄大场景,于我而言是一次。
首先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拍摄几乎就让我败下阵来。场景太大,游人太多,竟然不知从何下手。跑来跑去终是找不到满意的角度。既来之则安之。今天天气这么好,蓝天白云,金壁的屋顶岂能辜负,快门就在手中一次次按下。
我们又经太和门过金水桥登上午门城楼,从西㕍翅楼到东㕍翅楼,走过城墙到达东南角楼再到东华门城楼。在紫禁城的城墙了转了一小圈,若不是东华门城楼阻断真想沿着走上一整圈。
天一门。
千秋亭。
御花园。
乾清门。
咸和右门。
永寿门。
进入三大殿景区。
午门城墙上。
站在10米的城墙上观望。
午门前排队入园的游客。
故宫处处是景,让我惊叹!
东南角楼。
从城墙上观望下面有很多栓马石柱,排放整齐,感觉是一处还没有对外开放的院落。
东华门。
陶瓷馆。
文华门。
从城楼上下来我们又返回三大殿,继续拍摄。
坤宁宫。
养性斋。
游客休息的长椅。
慈宁宫花园。
下午的阳光再拍三大殿。
慈宁宫。
紫禁城里位于慈宁宫的菊花展。
多想再拍拍夕阳下的紫禁城,遗憾相机里的电池用尽,备用电池电力也已耗尽,只好作罢了。紫禁城我还会再来拍你,你让我魂牵梦绕…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穆麟德:dabkūrihoton),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现为故宫博物院的所在地。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万人次。2014年开始,恢复星期一休馆让馆藏文物得以修整。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宫吉祥物首度对外亮相,该吉祥物源自中国传统的吉祥龙凤形象,分别为龙“壮壮”和凤“美美”。2015年6月13日,故宫博物院试行限流9999万人次和实名制售票。2015年10月10日,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院庆日”之际,故宫新增开放游览区域:宝蕴楼、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和东华门。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Copyright © 1998-201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