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深居简出,足不出户的古村落,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香港摄影家陈复礼先生应用独有的表现手法和叙事视角,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引起了世人的瞩目,此后以其与众不同的古朴端庄,清婉淡雅的风姿,迎来了无数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她就是当今中国十佳魅力古镇,坐落于黄山脚下的宏村。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坊间赞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鄙人满怀憧憬,向往已久,直至2014年10月才圆梦。
当日下午3时许走近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前一泓湖水,湖面平静与宽阔,一群美校学生静静地围坐在湖边专注地写生,此湖名为南湖
湖水碧绿,鸭群戏水。
倒影如画,水天一色。
一堤一桥,直通村里。
清风徐来,平湖入镜。
傍水而立的南湖书院,原为私塾,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在此启蒙兴会和讲学。
粉墙黛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不仅具有建筑艺术价值,更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街巷熙熙攘攘
穿过几条街巷,来到一个半月形水塘,此塘名为月沼《卧虎藏龙》曾在此取景。池塘水面异常平静,四周的徽派建筑倒映在水里,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黄昏前,斜阳夕照下的民居呈黄色,古老而美丽,浑身透出一股历史的厚重感。
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信步,徜徉其中。
月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水中倒影方显柔和与静美本色。
高大肃穆的祠堂,宽敞别致的庭院,彰显徽派建筑的艺术魅力,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小巷边那蜿蜒的水圳水流湍急,潺潺流淌,七弯八拐,流入各家,最终汇入南湖。
民风民情民韵。
村中旅店客栈比比皆是,一到节假日价格不菲。
小巷深处,前来写生的学生随处可见。
夜幕下的小村,游人寥寥无几,没了白天的喧嚣,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与祥和。
夜宿小桥流水人家客栈,主人淳朴与善良。次日拂晓离开。
此时走在小巷上,空无一人,如此静谧。
晨雾中的月沼,别有一番风韵。
双胞胎姐妹俩早起拍照留念。
每位摄影爱好者都不会错过一天中最佳的拍摄时段。
如浓墨重彩,似泼墨写意,更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中国画里的乡村由此得名。
青山绿水本无价,粉墙黛瓦别有情。
早上7时临别,一次又一次回眸,满心的依恋和不舍。
一旦来到宏村,定会为之倾倒,甚至这辈子,再也不想离开,她会如影随形般,深深地烙印在心里.....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宏村
安徽宏村,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黄山市黟县东北部,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宏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8′,北纬30°11′,整个村落占地约19.11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由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2016年10月14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下一篇:郁金香花是一株一茎一花
Copyright © 1998-201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