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中寺位於山西省交城縣
西北十公里的石壁山上
始創於北魏延興二年(472年)
建成於承明元年(476年)
又稱石壁寺
從北魏至隋唐
玄中寺先後駐過中國佛教淨土宗的三大祖師
201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景區
褐馬雞在山西省多有分布
其中以龐泉溝最為著名
但是褐馬雞警覺性很強
通常野外很難遇見
起初正是玄中寺愛護動物的僧侣們
在寺廟周邊撒玉米餵食山中小動物的舉動
逐漸取得了褐馬雞的信任
它們來到寺院周邊
也走進了游人的視野
褐馬雞是中國特產珍稀鳥類
體高約60厘米
體長1~1.2米
體重5千克
翅短 不善飛行
兩腿粗壮 善於奔跑
褐馬雞古稱"鶡"
禽經中記述:鶡 毅鳥也 毅不知死
據說褐馬雞雄鳥為爭配偶而爭鬥
有時會達到鬥死方休的地步
因此 自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始
歷代帝王都用褐馬雞的尾羽來裝飾武將的帽盔
稱為"冠" 用以激勵將士
直往赴鬥 雖死不置
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清代
清朝時期改為藍翎和花翎
藍翎是純褐马雞尾羽制成
品級較低者配戴
花翎由褐馬雞尾羽及孔雀羽制成
高級官員配戴
褐馬雞頭頂羽毛呈絨狀
黑褐色 頸亦為黑褐色
枕後有一不甚明顯的白色狹帶
耳羽成束狀
向後延長和突出於頭頸之上
形狀像一對角
褐馬雞不善飛行
只能從山上向下滑翔式的飛行
目前 寺內僧侶是否還在餵養褐馬雞
因短暫停留不得而知
如今玄中寺已經成為了
拍鳥人經常光顧的一個地方
也成為了寺前香火店主們
通過喚雞餵雞
賺取利潤的一個項目了
行走在石板橋上的褐馬雞
逆光自上向下飛翔
准備飛下
兩只和平相處的褐馬雞
褐馬雞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同時列入《華盛頓公約》ClTESI級保護動物
1987年調查褐馬雞野生種群數量僅有數百只
2009年文獻报道
中國現存的野生褐馬雞數量為
17900只左右
感謝資深鳥導老臟!
本次同行老臟夫婦 貓神夫婦 夫人及旺仔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玄中寺
玄中寺,坐落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西北的石壁山中,又称石壁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下一篇:我爱你——江南的雪
Copyright © 1998-201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