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正月里出现夏天般的温度。这是事实!
2月21日,全国四分之一的气象站破纪录。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太原等地,最高气温更是连续两天破纪录。以河北南部为中心的华北地区,暖气还没停,室外气温已近30℃。
很多成都会想,同样被这气温搞得季节混乱的成都,是否也热出了新纪录?很遗憾,差了一点。
2月22日,当气温严重虚高的北方迎来断崖式降温后,南方不少地方开始组团冲刺二月高温纪录,盆地正是成员之一。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截至15时,上海、安徽、湖北、重庆、等省(直辖市)共10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2月历史极值。
单从温度上来看,盆地最热的是达州渠县,气温已经达到26.6℃。
不少成都都在喊热。热,确实是热。22日下午,成都温江站气温达到了22.5℃,但距2010年2月25日创下的22.7℃的纪录,还差了0.2℃。
不要再喊热了。降温就要来了!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受北方冷空气和高原低槽共同影响,25日到28日,盆地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温降水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将累计下降5-7℃,大部地方有小雨,东北部有中雨,冷空气影响时伴有3~5级偏北风,山口河谷地区可达6级;川西高原东部和凉山州东北部有阵雪(雨)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气温
气温是一气象术语,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中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摄氏度。一般一天观测4次(02、08、14、20四个时次),部分测站根据实际情况,一天观测3次(08、14、20三个时次)。气温是用来衡量地球表面大气温度分布状况和变化态势的重要指标。它可根据需要分为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它还是指导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Copyright © 1998-2019 网站地图